為有精神疾病的孩子爭取社會資源和幫助
天高雲淡
我們中國人有句俗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那麼,當我們的孩子不幸得了“腦病”之後,從精神科醫院出院後,還有一段很長的康復之路要走。這段路上又該找誰幫忙呢?其實在美國,政府和社會已經為這些年輕人的治療,復健和發展提供了很多專業又實際的幫助,而且大多還免費,可惜華裔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在這裡就介紹一下。
• 本地精神衛生管理部門:當我們在尋求這方面幫助的時候,第一步可能應該從諮詢本地精神衛生管理部門開始著手,如休斯頓地區福遍郡的Texana Center,哈里斯郡的Harris Center。他們有很多針對不用年齡段病患的支持項目和資源。其中有個CRCG社區資源協調會,每隔一段時間(如一個月)開一次。 CRCG集中了所有本地相關非盈利組織和政府機構。在會上直接就可以提供適合病患和家庭的社會資源諮詢。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協調會需要申請並得到邀請才可以參加。
• 心理治療和社區生活支 持:說起腦病的復健,美國與中國的觀念有所不同。美國更注重於住在社區(家裡)的康復,而所謂“精神病院”式復健則在中國比較常見。按道理來說,居家復健應該對病患更好,更尊重,可是父母做起來真不容易,尤其是對於本來就處在叛逆期的青少年。如果父母沒有專人指導,搞不好會把家庭關係搞得更緊張,增重孩子的壓力和病情。德州有個專門幫助18歲以下病患和家人的社區服務項目:青年賦權服務豁免YES Waiver(Youth Empowerment Services Waiver)。這個項目委派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到家裡來全程幫助輔導父母和孩子,使用目前最流行的動物治療,音樂和美術等治療方法,與談話治療相結合更吸引年輕人的興趣。每個月一次的團隊跟進會,全家一起參與,肯定孩子和家裡每個人的優點,鼓勵好行為,糾正不好的行為,逐步提出新的行為目標,從而帶動大家不斷朝好的方向發展。同時還特別注重父母的自我照顧,提供“透氣”(respite)服務,讓身心疲累的父母能放心單獨出去放鬆一下。特別難得的是,這個項目的申請免掉了傳統Medicaid需要低收入的要求,不以家庭收入為準,只看孩子的收入。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都能夠受益。
• 教育支持:除了家庭環境,對在校的年輕人來說,另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校。對大腦功能復健中的孩子來說,想要他們與一般的孩子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藥物的副作用,病的本身症狀等),根據每個人的症狀表現不同,會有不同程度地需要學校的特殊照顧(accommodations),而對一般的公立學校,父母如不經過教育法律程序為孩子主張的話,學校基本不會配合,而華裔父母往往不了解美國教育法賦予我們的平等受合適的免費的公立學校教育的權利,不知道怎樣主張自己和孩子的權益,這就會造成跟學校的矛盾及孩子不願意去上學的僵局。社會上有很多非營利組織,如特殊教育兒童家長合作夥伴資源網絡(Partners Resource Network)就可以免費諮詢幫助父母,指導父母怎樣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權益,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環境。
• 過渡規劃:這個過渡是指一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成長為一個獨立的,負法律責任的成年人的重要時期(從14歲到22歲),可以說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如不及早規劃,可能會造成孩子高中畢業後,無法發揮潛能,大學輟學,無法工作,甚至無家可歸等問題。社會有很多組織都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如學校,本地精神衛生管理部門,YES Waiver, Partners Resource Network等。勞工部的輔助就業服務和培訓(Texas Workforce Solutions – Vocational Rehabilitative Services)有給成年和未成年腦病病人的輔助就業和高等教育支持項目,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監護權(Guardianship)。這是一套保護性的法律程序,賦予父母在孩子成人之後,有輔助他們做決定的權利。德州殘疾權利組織(Disability Rights of Texas)等非營利機構有免費的律師服務。
• 收入補助:照顧這樣的孩子,父母也許不能工作,付出很大。如家庭收入較低或18歲以上的病患自己可以跟Social Security申請殘疾補充保障收入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SSI)。
以上是比較重要的社會資源供大家參考。申請都是個案各辦,結果會根據病患生病的情況而不同處理。